找到相关内容10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

    因你心净,快拿钱来救穷人。   问:横超三界外,不来五浊中,何等自在!  答:常念众生苦,同甘共患难,乃真解脱。   问:贫穷下贱,恶果现前,为何救他?  答:除我贪欲,息我嗔恚,灭我愚痴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254005.html
  • 常用佛教名词英译

    durmedha 愚 dutata 过失 dvaya-abhava 无二 dvesa 恚 ||| 嗔 dvesa 嗔恚 dvis 怨敌 dvadasa-astanga 十二因缘 dvara-bhutani 方...||| 恚 krodhana 恚 krtsna 悉 krtya-anusthana-jnana 成所作智 krtya 用 kruddhi 嗔恚 kuhana 谄曲 kula-putra 善男子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75854124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无我观

    )   佛教其实并不反对有五蕴和合的生命个体,例如甲、乙、丙、丁,只是想指出,这些生命个体里并不具有常、一、主、宰,永恒不变的实我,并由此自我主见而产生的贪欲,嗔恚、愚痴等推动的所有身、口、意等行为...

    陈琼璀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2954608.html
  • 从《童蒙止观》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

    修止观时,第一要弃贪欲盖。若心生欲念,念念相续,就无法入禅定,因此觉心起念,宜急弃之,安住正念。  二、弃嗔恚盖:此瞋火烧人,最为厉害。起一念之瞋,能烧尽菩提之种。足见瞋是失佛法之根本,坠恶道之因缘,是...

    悟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554983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的基本架构

    菩萨能观见世间一切众生苦恼求救之音声,施以救济,令悉解脱。  2、称观音菩萨名得脱火、水、风三灾。  3、称名脱四杂灾,即:脱刑罚灾、脱非人灾、脱检系灾、脱冤贼灾。  4、称名可解淫欲、嗔恚和愚痴三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654984.html
  • 阿含经总论(2)

    辛苦才证得的,  为何不得不向人说?  被贪欲、嗔恚所燃烧的人们,  要悟得此法并非容易!此乃逆世之常流,  甚深、微妙、精细而难知!  受欲望激情所染著的人,  为黑暗所覆蔽的人,  难以彻悟!”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1555321.html
  • 明代佛教的社会救济、公益事业及其现代启示

    重要思想,意谓医师针对病症施药,比喻佛菩萨应所对之根机而说法。佛陀自古被称为大医王,若视人间种种迷惑、束缚、贪婪、嗔恚等烦恼为种种病症,则佛陀应各种病症所说之法,不啻为一剂良药。但这一意义上的“施药”...

    王红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2455459.html
  • 释尊为什么重视轮王

    说,单靠禅定断欲是不究竟的,不过获得了禅定,至少会做到不溺欲。四禅修练熟了,轮王的性格和心量就格外纯和与阔大,时常以慈悲喜舍心缘无量众生,因此贪嗔就不现行。“于是国王不著财物,不兴嗔恚,亦复不以小事起...

    观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5055541.html
  • 佛教艺术内涵在中国佛教传播初期的重要价值

    所换之衣。次以真言加持其衣而着著,真言曰:唵微莽罗莎缚贺   次即衣著,真言曰:唵钵哩嚩罗多嚩曰里尼吽。   次饮水洒净,真言曰:唵摩诃入嚩罗吽。   次入向道场时,不起贪欲嗔恚等,专念本尊而住。(住...入嚩罗吽。  次入向道场时,不起贪欲嗔恚等,专念本尊而住。(住自他本清净,步步想践连华往。)次至道场门外洒净。(云云)  次香水洒身,以后称“吽”字三声。然后道场并观想圣众,遍满道场,如影重之,不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5655645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3)

    3.无嗔恨行 菩萨以慈悲心,自觉觉他,心无嗔恚、违逆也。4.无尽行 随众生之机类,而现其身,三世十方,平等摄化,利他无尽也。5.离痴乱行 摄众生之法门,虽种种不同,然一切合适,而无差误也。6.善现行 以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455948.html